從手工到3C時代的臺灣童書編輯

Yujin Chen
7 min readJun 2, 2018

兒童讀物出版的精緻化和編輯人員的觀念、執行流程、周邊輔助工具,和印刷所需的紙張、印刷裝訂設備,包含軟、硬體的進步,有著密切關連。戰後臺灣經濟復甦過程中,兒童讀物隨著上述因素改變,隨著編輯製作條件的進步,以及印刷裝幀的設備提升,逐步精緻化,接下來以幾部童書為例,回顧其歷程。

手工至3C時代兒童讀物精緻化歷程

1965年出版的「中華兒童叢書」,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在1964年成立兒童讀物編輯小組,透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協助,按計畫由本地文、圖創作,編輯出版。叢書動用完整編輯人員編制,企劃製作以分齡閱讀觀念,亦即現在為大眾熟悉的「橋梁書」概念。例如:此系列在第一批推出的「中華兒童叢書」,編號第一的《我要大公雞》,故事由林良撰寫,插圖由趙國宗負責,內容貼近當時兒童的生活。「中華兒童叢書」由本土人才投入文字故事和插畫創作,按照不同年齡讀者,給予不同主題和適度閱讀文字量,以及插畫篇幅,加上印刷技術進步,為臺灣兒童讀物出版帶來變革。

1965至1969年間,國語日報出版社推出「世界兒童文學名著」系列,主要翻譯自美國圖畫書。在版權概念薄弱的年代,翻譯直接從英文版本複製原圖,受限於當時印刷技術,採用「過描」內頁圖像製版印刷,線條和畫面無法精準呈現,難以作到和原版印刷一致。中文版將橫式編排改為直排呈現,再加上注音符號,內頁圖像配合左右反作,以符合閱讀動線。系列書封面沒有標注作者和繪者姓名,僅標明譯者,而封面放置本書簡介、作者、繪圖者、譯者等資訊。書名頁上有作者、繪圖、譯者等字樣。洪文瓊教授在他的著作《臺灣圖畫書發展史-出版觀點的解析》[1]提及:「就臺灣圖畫書的發展來說,國語日報最大的貢獻是在1965年開始陸續譯介推出『世界兒童文學名著』(共一百二十冊)……雖然印刷不盡理想,但是內容、編排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。這一套書對臺灣圖畫書實在扮演著極為重要的啟蒙作用。」(頁37–38)可見這套書為讀者開啟一扇窗,打開了眼界。

1970年代,臺灣經濟能力大幅提升,至1980年間,電腦打字排版逐漸取代傳統鉛字排版和人工大字排版。1984年,臺灣印刷業者引入德國電腦分色組版系統,進入電腦分色作業時代,印刷更為精美,使得圖書出版更有活力。此時套書盛行,例如:光復書局在1977年底,向義大利的兄弟出版社(Fratelli Edtori)簽下「彩色世界兒童文學全集」中文版權,引進彩色套書直銷,是當時臺灣少數透過版權簽約出版的書籍。套書系列有《木偶奇遇記》、《白雪公主》等知名童話30冊,系列名稱強調彩色,也因為當時多數書籍仍是黑白印刷為主,此套書不僅全部彩色印刷,加上插圖優美,八開大尺寸的精裝外觀,十分精美。1979年出版的「彩色世界童話全集」,同樣是向義大利的兄弟出版社取購賣版權,延續前一套書規格製作。

信誼基金會在1971年成立,帶來幼兒文學概念,編輯需要對幼兒有更多了解,提供適切的文字書寫和插圖配合,紙張、印刷和裝訂技術也必須相對提升。1978年7月的《幼幼圖書》系列,第一本為林良撰文、趙國宗繪圖的《媽媽》,文、圖和內容針對幼兒適讀設計,開本比一般圖畫書較小,硬紙板書,共16則跨頁。這系列幼兒讀物出版,考慮幼兒閱讀心理,以觀念為先的企劃方式,為臺灣幼兒閱讀開創新的里程碑。

1980年代,漢聲英文雜誌社連續出版幾套兒童讀物,例如:1982年出版的自製「中國童話」為一套12冊精裝套書。或是1984年向國外購買版權出版的「漢聲精選世界最佳兒童圖畫書」,以符合原書方式出版。該年底自製出版的「漢聲小百科」兒童百科全書,全套12冊,以「計劃編輯」一個主題做一本,或是幾本的方式進行。上述讀物在編輯觀念和製作都引領潮流。

1988年,遠流出版公司由郝廣才策劃「兒童的臺灣」系列,陸續出版「漫畫臺灣歷史故事」、「繪本臺灣風土民俗」、「繪本臺灣民間故事」等套書。開始大量使用「繪本」一詞取代「圖畫書」作為系列名,強調精美插圖和印刷裝幀,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。1992年「繪本童話中國」系列陸續出版,共30冊,首冊為張玲玲文、王家珠圖的《七兄弟》,其餘作品有中國畫家參與繪製。1993年,郝廣才創立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以繪本為主軸,持續出版精緻繪本。

進入21世紀之後,多數兒童讀物都能有精緻水準。有了便利的排版系統軟體,讓圖文書的編輯流程,包含美術設計完稿、校對,以及和印刷的結合更為密切。

從手工進入3C時代的兒童讀物編輯

在沒有電腦、以手工完稿的時代,和作者取得聯繫,用的是信件、電話或傳真機。收到作者用郵局寄送的文稿,使用筆書寫在稿紙上的作品。接下來,編輯整理文稿,標註各種打字字體和級數大小的記號之後,交給打字行進行打字,由打字行輸出相紙,再交給編輯校對,轉給美術設計。

美術設計負責把各種大小字體不同的標題和內文,利用美工刀和尺,裁切需要的內容,用噴膠或口紅膠到完稿紙上,透過黏貼完成一整本的編排內容。

如果這本書是需要文、圖搭配的書籍,美術設計要處理的內容就更為繁複。完成一則文、圖都有的版面,必須黏貼文字輸出,在需要放置插圖的地方,以方框標記,方框內的圖片來源,有可能是照片、幻燈片,或是手工插圖。這些附件,要另外用稿袋收好,編號附貼在完稿紙上。

美術設計在完稿紙上標註所需要的顏色,寫下圖片的大小和配置,以及色票號碼(由各種英文和號碼組合的YMCA印刷編碼)等指示。而各種顏色搭配,則是由美術設計透過想像力,預先在腦海完成。由美術設計寫下的這些指示,提供給印刷廠的製版師傅在執行時能準確達到要求。

當美術設計處理完成整本書的完稿,包含封面和內文等完稿紙之後,由印刷廠的業務取得完稿,送到印刷廠,完成打樣,送回出版社,經過社內編輯最後的校樣,才能交由開始印刷。

進入3C時代,通訊方式無遠弗屆,更加快速與多元運用。3C包含:電腦(Computer)和周邊產品;還有通訊(Communication),主要是手機;以及消費電子(Consumer Electronics),例如電話、電視機、DVD播放器材等。

1995年前後,電腦發展帶動排版軟體變革和印刷生產流程。桌上排版系統如PageMaker、Quark Express和微軟的Word辦公室排版工具,不僅可運用的字體變多,美術設計和印刷作業的功能也更具變化,印刷人員也必須學習使用新的操作系統。

1999年,Adobe公司開發InDesign軟體,結合PhotoShop,讓美術設計排版更為方便,編輯和校對都能透過網路傳送pdf檔案的編排內容進行。印刷技術和電腦結合進步在此時期達到突破性的發展,美術設計排版更為方便,利用電腦繪圖現象增多,圖像時代來臨,兒童讀物的編排更為多元,裝幀印刷等也更為精緻。

編輯和作、繪者聯絡,可以藉由電腦網路提供的電子郵件、雲端資料庫、各種通訊軟體,或是社群私訊等方式聯繫和寄送檔案資料。手機可透過無線網路連線和電腦同步,藉由手機閱讀往返私訊、信件、插圖檔案等,以及完成檔案存取和寄送。紙張的消耗和其他文具相對減少,消耗資源轉移至3C產品。由美術設計完成的編排檔案,可以直接透過網路傳送到印刷廠,減少人員往返時間。

結語:硬體和軟體需同時提升

從手工到3C產品盛行時代,編輯輔助工具日新月異。1996年,筆者在雄獅圖書公司擔任執行編輯,編製一套十二冊為兒童編輯製作的「兒童文化資產叢書」,當時臺灣童書出版正處在進入電腦完稿與手工完稿並行的時代,圖畫書概念尚未普及,這套書以圖文並茂的圖畫書方式製作,委由李男工作室進行美術設計和完稿,採用手工完稿,為十六開精裝、全彩印刷。

2016年,時序進入3C產品盛行時代,儘管已經離開編輯工作,因為擔任「臺灣兒童文學叢書」系列計畫主持人,深刻感受編輯工作迥異於二十年前的方式。第一階段總計六冊,大量使用插圖,每本書有一片作家身影和作家朗讀電腦版光碟,以及一片為提供視障朋友使用的DAISY格式版光碟,其中有兩本內容製作成動畫片。由於各種編輯輔助工具的強化,編輯製作更有效率,也能提供更多周邊產品。

隨著編輯軟體的演變,編輯製作必隨之更新工作能力,也因為編輯工具的方便,加速溝通的效率,同時也可能因為即時溝通的便利,使得工作更為忙碌。只有善用輔助工具,以及各種可能的條件,才能讓童書編輯除了在外觀有精緻的呈現之外,內容的精采也有等量齊觀的表現。

[1] 洪文瓊著,《臺灣圖畫書發展史 — 出版觀點的解析》,臺北市: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04.11。

本文刊登於《火金姑-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》,2016冬季號,2016.12發行,頁114~120。

--

--